报来年处理300吨钛残料生产线技改项目(西部钛业发[2007]03号)收悉。该项目建设地址为西安泾渭工业园西部钛业厂区内,总投资3800万元(含260万美元)。主要建设内容为:引进电弧炉一座,对现有钛残料处理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,使钛残料处理实现规范化、规模化和工业化。
本标准适用于海关和外经贸部门对用海绵钛(商品编号81081010)为主要原料加工生产工业纯钛及钛合金(Ti-6Al-4V)铸锭(商品编号81089090)的加工贸易企业进行加工贸易单耗审批、备案和核销管理。
为加强加工贸易单耗管理,规范和完善海关和外经贸管理部门对单耗审批、备案、核销,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对加工贸易管理的政策措施,打击伪报单耗的不法行为,促进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,根据加工贸易单耗标准制定工作联络小组工作计划,制定工业纯钛及钛合金加工贸易单耗标准。
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7年第四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、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8年1月桂林落实任务会的要求,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色协综字[2008]013号文件精神,由宝钛集团有限公司、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《钛及钛合金表面污染层的检测方法》国家标准。按要求于2008年10月20日前完成起草及审定工作。
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《关于编报2006年行业标准计划的通知》(发改办工业[2005]2016号)以及"中色协产字[2005]089号"文,《关于下达2005年有色金属行业标准制(修)订和行业标准样品研(复)制项目计划的通知》和有色标委(2005)第31号《行业标准任务落实会》的精神,由宝钛集团有限公司起草《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化学成分及成分允许偏差》国家标准,本标准是对GB/T3620.2-1994的修订.
钛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性能优质稀有金属,是国防和尖端科技不可缺少的关键和支撑性材料。建国以来,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,我国钛工业迅速发展,成为目前世界上少数几个能生产钛的国家之一,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特别是航空用钛合金材,处于世界领先水平,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。但近年来,一些企业和个人在局部利益的驱动下,通过边境贸易和走私等形式大量非法进口废旧钛材,造成国内生产、流通秩序混乱,严重影响我国钛工业的正常发展。为促进国内钛行业的健康发展,保证国内钛材生产企业的正常经营,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和规定,决定加强钛材进口
本标准规定了海绵钛冶炼企业产品的能源消耗、等级指标及计算方法。 本标准仅适用于Kroll法(镁热还原法)生产海绵钛的冶炼企业产品能耗的计算、评定及考核
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《关于下达20062008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》(有色标委(2006)第13号)的精神,由宝钛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修订《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超声波探伤方法》国家标准.计划要求2006年5月前完成标准草案,并征求相关单位意见.8月前对标准进行预审,11月前进行审定.